1.2.2公共机构办公区
1.2.2.1公共机构办公区应集中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存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并与回收或处置单位预约回收。
1.2.2.2公共机构办公区应至少设置1个有害垃圾收集容器,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应设置在有人监管的区域。
1.2.2.3公共机构办公区中有餐饮服务的场所如食堂等应设置易腐垃圾收集容器。易腐垃圾的收运标准依照《长沙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
1.2.2.4公共机构办公区每个独立的管理单位应至少配置1个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可回收垃圾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周清理一次的标准配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的数量以每天清理一次的标准配置。
1.2.2.5在商场、食堂、车库的出口可使用具有智能计量、辨识类别的垃圾分类智能投放设备。
入住小区的垃圾分类站建立标准是什么?
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生产制造,无论是在造型款式还是规格尺寸,甚至是功能要求,不同用户使用场景不同所呈现的要求不同。
分类投放垃圾做好垃圾分类是建设垃圾分类站的目的。
1、垃圾分类收集容器规格不低于120L。
2、配备不少于1组四类四分类密封性分类收集容器(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标识规范清晰。
3、垃圾箱体为全封闭结构,如配有分类投放口需明晰分类图案标识。
4、垃圾桶站需具有遮雨防晒功能。
5、垃圾厢房和垃圾桶站具备排水功能。
6、垃圾厢房和垃圾桶站外观应与小区周边环境相符,外墙涂料须防水。
7、垃圾消防和垃圾桶站统一名称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并结合实际制作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智能垃圾分类
智能垃圾站配有语音交互系统,可实现与垃圾站进行关于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人机交互,帮助人们完成日常垃圾分类工作;
配有显示屏,可实现消息推送,政策宣传以及广告展示等功能;
配有人体感应装置,在投放人员靠近时,可实现相应垃圾投放盖的开启和关闭;
内置感应装置,实时监控垃圾桶垃圾存量,对于达到容量上限的垃圾桶,可智能实现投放盖暂时不再开启,并在明显位置有指示灯提示,数字化无人值守智能垃圾收集站,消息会di一时间上传管理平台并推送至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完成对垃圾的清运工作;
平台管理
通过平台管理,实现综合、完善、gao效的垃圾投放,回收及利用,各垃圾站实行全天候监控,垃圾站运行状态以及投放信息会实时上传至云端,通过云端处理后可推送至管理员的pc端或手机app端,管理员通过平台即可实现对主管区域垃圾站的统一管理,实现管理权限划分、垃圾存量实时监控及预警、设备功能异常报警、垃圾清运数量分类统计、网络状态实时监控和离线预警及定时自动开关各功能、远程系统升级、消息推送、太阳能充电电流检测及预警管理等功能;
用户端,通过手机app,用户可查看地图上垃圾站站点及该站点垃圾桶状态,提供步行、开车等导航服务,还提供公众监督功能,真正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直观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