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脱土是一类由纳米厚度的表面带负电的硅酸盐片层,依靠层间的静电作用而堆积在一起构成的土状矿物,其晶体结构中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中间夹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具有特的一维层状纳米结构和阳离子交换性特性,从而赋予蒙脱土诸多改性的可能和应用领域的扩大。
天然蒙脱土按其层间可交换阳离子的种类分为氢基、钙基、钠基、锂基等蒙脱土,以钙基蒙脱土为主,但其性能较差,产品附加价值低。钠基蒙脱土比钙基蒙脱土有更好的膨胀性、阳离子交换性,水介质中的分散性、粘性、润滑性、热稳定性及较高热湿压强度和抗压强度。可用NaCl乙醇溶液、碳酸钠、焦磷酸钠、多聚磷酸钠作为改性剂交换钙基蒙脱土为钠基蒙脱土。
无机盐改性是通过加入一种或多种无机金属水合阳离子与蒙脱土层间可交换的阳离子进行交换,这些离子充当了平衡硅氧四面体上负电荷的作用,同时由于在层间溶剂的作用下,可以使蒙脱土剥离分散成更薄的单晶片。用于蒙脱土改性的盐主要有铝盐、镁盐、锌盐、铜盐等。
纳米蒙脱土(MMT)是一种由纳米厚度的表面带负电硅酸盐片层,依靠层间静电作用而堆积在一起构成的黏土。纳米蒙脱土具有生产成本低、吸附性强、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属于新型纳米材料。纳米蒙脱土与聚合物相复合,能够制备出橡胶制品、纤维、涂料及塑料制品,在众多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纳米蒙脱土活性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增加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蒙脱土片层间的载负量和纳米材料对表面活性剂的协同稳定作用。由于蒙脱土硅酸盐片层之间吸附有金属阳离子,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中的阳离子基团与这些金属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从而形成纳米蒙脱土活性剂。
制备有机活化蒙脱土:将膨润土经提纯制得蒙脱土,再进行有机活化,方法是将1~50份的膨润土加入到100~1 000份的分散剂中,在50~80℃下高速搅拌形成悬浮体系,除去沉淀物,将 0~20份质子化剂加入到悬浮液中,搅拌均匀,形成悬浮液A备用。将0.1~20.0份有机活化剂溶于20~300份分散剂中,形成溶液B。将溶液B滴加到70~90℃的悬浮液A中,边滴加边搅拌,滴加时间应控制在0.5~3.0 h内,制得插层蒙脱土悬浮液。经洗涤、干燥和粉碎等程序制成50~150 μm的有机活化蒙脱土。
涂料所用的技术是将有机活化剂分子插层到层状硅酸盐(蒙脱土)中,再将该蒙脱土与其他原料和树脂混合,这将确保蒙脱土颗粒以纳米尺度均匀分散在涂料中,增强了无机物与树脂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漆膜的性能得到改善。将纳米蒙脱土粒子作为改性剂,使得粒子间的自聚作用降低,并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在涂料中。
蒙脱土系蒙皂石粘土(包括钙基、钠基、钠-钙基、镁基蒙粘土)经剥片分散、提纯改型、超细分级、特殊有机复合而成,平均晶片厚度小于25nm,是有商业用途的无机高分子类增稠剂。
在制备聚合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时先对其进行有机化改性,可以解决由蒙脱土晶胞层间可交换性阳离子构成的亲水的微环境不利于亲油性的聚合物或单体插入,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不好的问题。利用长链季盐改性剂对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可制得有机蒙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