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粘油类罐车中,有1951年生产的载重30t,总容积为37m3的G4型粘油罐车;1959年批量生产的G12型粘油罐车,载重50t,总容积52.5m3;1966年批量生产的G17型粘油罐车,载重52t,总容积62.1m3等。
罐车的罐体为一卧式筒体结构,其筒体部分由上板、底板和端板焊接而成。上板由厚9mm的钢板卷制成型,底板由于受力较大,故采用厚11mm的钢板,底板约占全筒体周长的1/4左右,端板厚为11mm的钢板热压成带有过渡圆弧部分的球形凸面板。一般罐车端板球面半径约3500mm,过渡半径为100mm,当罐体筒板采用普通低合金钢时,钢板厚度相应地采用8mm和10mm. 罐体直径随着容积的增加而加大。容积为30立方米的罐体内径为2100毫米;容积为50立方米的罐体内径为2600毫米;容积为60立方米的罐体内径为2800毫米。。随着容积的加大,罐体内径将随之增大。罐体直径的加大有利于节约材料,但同时却提高了车辆重心的高度,对运行平稳性带来不利因素。 旧型罐体的上部设有空气包装置,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的,容积为1.5立方米左右;另一种是椭圆形的,容积约为2.4立方米。空气包的主要作用原设想是当气温变化时作为液体膨胀的附加容器,且可减少液体对罐体的冲击作用。
由于罐车的罐体是一整体筒形结构,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罐体不但能承受所装液体的重量,而且也可能承担作用在罐车上的纵向力,可不设底架。 无底架罐车在两枕梁之间没有中梁、侧梁和横梁,罐体与牵引梁及枕梁焊成一体,取消了罐体与底架的连接装置,也毋须卡带,由此可减轻罐车自重,并可充分发挥罐体金属材料的承载作用。无底架罐车的罐体与有底架罐车的罐体的不同点在其两端的支承部分。无底架罐车牵引梁及枕梁与罐体采用焊接连结,借此来传递纵向作用力。
污水处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